使用蟲情監測燈進行蟲情監測,可以顯著降低監測人員的勞動強度。為了確保這些設備能夠自動且有效地進行監測,須保證它們的正常運行。那么,如何正確維護蟲情監測燈,以確保其發揮效果呢?

1、故障診斷分析
蟲情監測燈的平均正常運行率大約為87.0%。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區頻繁的降雨,尤其是雷暴天氣,可能導致跳閘或因雨水控制而停止工作,這一原因占故障率的67.0%。在害蟲發生的關鍵時期,監測燈的故障會嚴重影響數據的連續性,進而影響農業害蟲預測的準確性。
2、雨控管理與燈管更換
在關鍵的誘捕期間,蟲情監測燈可能會遇到雷雨天氣,導致燈光記錄缺失。一方面,需要定期清理燈頂的雨控傳感器,確保其排水暢通,以便在雨停后迅速干燥;檢查接雨滑板的滑動靈活性,并清理軌道上的雜物,必要時可加潤滑油。在陰雨天氣,可以暫時移除雨控插頭,但雨后第二天要及時收集昆蟲,并清理箱內的雨水和殘留物,保持清潔。蟲情監測燈使用的是頻振式熒光發光技術,其光波長與主要農業害蟲的敏感波長相匹配。長時間使用后,燈管的亮度和發光頻率會下降,影響誘捕效果,因此建議每6個月更換一次燈管。
3、防蟻措施與及時清理
由于燈光會吸引大量昆蟲,可能會引來螞蟻覓食,長時間可能會咬破收集袋或進入袋中取食昆蟲,影響燈誘數據。有條件的話,可以在箱體周圍進行防蟻處理,或定期使用衛生殺蟲劑噴灑。同時,建議每1-2天清理一次箱體內外的殘蟲,并將其帶離監測燈。雖然蟲情監測燈可以自動收集長達8天的誘捕數據,但從第三天開始,尤其是在高溫或陰雨天氣下,腐敗現象會比較嚴重,因此建議每2天內至少收集一次昆蟲進行分揀。
4、安裝遠程監控系統與掌握維修技術
安裝遠程監控系統可以監控監測燈的工作狀態,并將鏡頭對準擋蟲玻璃板或其他發光誘蟲板,通過遠程計算機自動定時拍攝并記錄數據,第二天再進行分揀,以獲取所需的捕蟲數據。了解一些基本的電氣理論和機電維修技術,可以自行排除常見故障,配置常用易損件,及時更換,并與公司保持聯系,隨時反饋監測燈的運行狀況,確保其正常運行。
